《暗时间》阅读笔记


书写自己的思想是一件容易产生流体验的事情,在书写的时候,特别是理性书写的时候,大脑逐渐进入推理分析模块,一切不愉快的情绪,烦躁感都会逐渐消隐下去


快活的日子全是浪费时间,没有任何收获

  • 有点偏颇

要事第一

  • 基本的时间管理策略, 但是累积起来也有很可观的收益

“不肯关上一扇门”(退订rss)

  • 一种心理学上的效应, 我们倾向于期待下一篇文章或者视频可能会有我们想找的东西, 而实际上这种漫无目的的做法的效费比极低. 因此最好是减少无目的浏览的时间.

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

  • 可能我需要一个书单>_<

大多数书的信息密度很低

  • 可以选择性的阅读和跳过, 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性的部分

书读百遍其义自见(阅读时选择性忽略掉一些点导致无法理解,多读几遍就好)

  • 其实就是费曼学习法, 换了一种表述而已

书评中少数意见(比如差评)往往来自真正懂行的人

  • 不仅仅是书评, 其他的大多数也是一样. 但并不是说发表了小众的意见就算真正懂行了, 因为说不定只是杠精

non essential的知识采用rtm方法(read the manual)

  • 没有必要把所有东西都记下来, 有些知识可能在整个技术生涯中用到的次数不超过一两次, 查说明书是更合理的方法

essential知识往往是使用极其广泛的方法

  • 如果缺少这种知识的话, 到使用的时候很可能不知道上哪找, 会多走很多的弯路

学习一个小领域的目标是时时刻刻能写出漂亮的survey

  • 这个时候写博客就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和提升自己知识组织的方式, 比思维导图的方式要更好

…,因为这虽然不是最佳的时间投入方法,但总归比什么都不专注要强得多,是不是弯路,不是那么容易界定的

  • 虽然俗谚云磨刀不误砍柴功, 但是磨刀是建立在正确的方法论上的,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领路人, 放弃寻找方法立刻着手可能是更好的选择.

如果觉得做不下去了,就硬着头皮坚持做

  • 让我想起了体测1000m

只有当没有特定策略的时候,大脑才会退而求其次寻找一般性策略

  • 很多时候, 这种习惯反而会耽误事情, 因为不是所有问题你都能想到为什么不百度一下

经历了失败之后,我们做正确的事情时会觉得更加理直气壮,如果没有,则很难感受到这样做的正确感

  • 仅仅说明了失败有其正面意义, 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去故意失败, 来获得这种”正确感”

自我服务偏差:把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,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强大

  • 不一定是坏事, 这种想法也能激励我们度过挫折继续努力

默记7位数字的测试者选择巧克力蛋糕多过水果沙拉,说明大脑的高级模块过载后无法与底层模块对抗

  • 也就是说,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有助于更好的做出选择?

大脑喜欢事情往积极方向发展(泡冰水的例子)

  • 我认为并不是这样, 而是一种必须的仪式感在起作用, 这种仪式感的意义是在积极和消极之间建立一道缓冲带, 以此确保精神的稳定.

理性大脑非常善于给自己做出的(即便确实不合理)的决定找到合适的理由
我们知道答案,但对答案推导的过程一无所知

**如果你习惯了思考问题,就总会有东西可写,先有思考,然后有总结,在总结中进一步思考
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,看着自己写的内容,试着进一步拓展他们

  • 坏想法只是不够好, 只是需要时间, 但是我们不总是有时间
  • 但是把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的思路是对的, 藏着掖着的想法永远无法成为成熟的想法

科学松鼠

  • 无法理解, 是科学仓鼠的意思吗o_o…….

书写自己的思想是一件容易产生流体验的事情,在书写的时候,特别是理性书写的时候,大脑逐渐进入推理分析模块,一切不愉快的情绪,烦躁感都会逐渐消隐下去

  • 前提是有时间慢慢写..最近好忙……

不要在博客上碎碎念,Twitter是碎碎念的地方

  • 我现在是不是就在碎碎念…., 应该把博客分成技术博客和生活博客,但是工程量太大了.
  1. 绝无仅有
  2. 在实践中有价值
  3. 具有可持续发展性
  • 这是与技术路线无关的核心竞争力

Author: morphotherain
Reprint policy: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used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CC BY 4.0 reprint polocy. If reproduced, please indicate source morphotherain !
  TOC